交易痛苦的
认清交易痛苦的根源
深层次痛苦的两个主要来源
- 交易者不知道怎么做,即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方法,或没有做到交易的“一致性”。
- 交易者知道怎么做,也知道赚钱的方法,但做不到。
解决痛苦的方法
- “经历”是第一步,经历过大亏,有了痛苦的体验,才会深入、彻底地领悟。
- “知道”是第二步,这一步包括了解市场、了解自己,“知道”相当于建立了认知,或者说建立了稳定盈利的一致性方法。
- “做到”是最后一步,也是核心,从“知道”到“做到”,中间又有巨大的鸿沟,可能需要一辈子的修炼。当你“做到”了之后,它又会反过来促进“知道”,“知”和“行”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
交易前常犯的错误
- 情绪化交易——看见利好就冲
- 没有交易标准(信号)——没有建立自己的交易信号逻辑:择股择时->仓位管理->风险管理(交易的逻辑是什么,不及预期怎么办)
- 交易系统过于复杂——指标和信号繁琐
- 缺乏耐心——想着左侧交易没拿住,右侧交易没能力追,左右摇摆,形似追涨杀跌,如何控制贪婪与恐惧?
-
不理性看待市场,主观预判。像主任这样的人圈子大,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影响市场共识的人,我等小散应该理性看待市场。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
- 习惯性做鸵鸟——一旦交易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走,就像鸵鸟一样把头扎进沙堆,不闻不问。
- 内心有巨大的冲突和抵抗
-
活在自己的幻想中
- 推卸责任
- 抗压能力差
- 没有风险意识
成功交易者的9大特征
- 个人生活均衡、自律;
- 具有积极的态度;
- 没有人格冲突;
- 对自己的交易结果负责;
- 牢固掌握一套分析和交易方法;
- 不存在普遍的偏见,保持客观理性,从而制定正确合理的决策;
- 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 拥有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
- 拥有保持耐心的能力。
思维偏见和误区
达克效应
交易是认知变现的过程,只有保持开放心态,才能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只有明白自己的局限性,才能不轻易否定一件自己认知能力之外的事情。应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当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钱就是认知的副产品。
思维定式
(1)永远保持开放心态。思维定式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而开放的心态,是接纳外在事物的基础,也是接纳变化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态开放,才不会被自己的想法蒙蔽。
(2)客观反映事实。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客观反映当下事实,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想法代替事实。
(3)保持逆向思考的习惯。当一件事物正在发展时,我们要反向思考一下可能性,因为物极必反是规律,几乎所有事物都有周期性,经常保持逆向思考方式,就会避免危险来临时的措手不及和浑然不觉。
(4)保持求知欲,学无止境。世界是动态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动的,无论当前懂得有多少,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承认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保持持续学习,跟上事物的发 馁
线性思维
(1)永远保持开放心态。思维定式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而开放的心态,是接纳外在事物的基础,也是接纳变化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态开放,才不会被自己的想法蒙蔽。
(2)客观反映事实。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客观反映当下事实,不要试图用自己的想法代替事实。
(3)保持逆向思考的习惯。当一件事物正在发展时,我们要反向思考一下可能性,因为物极必反是规律,几乎所有事物都有周期性,经常保持逆向思考方式,就会避免危险来临时的措手不及和浑然不觉。
(4)保持求知欲,学无止境。世界是动态发展的,不是静止不动的,无论当前懂得有多少,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要承认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保持持续学习,跟上事物的发 馁。
证实性偏差
(1)承认证实性偏见的存在。也就是说, 在我们的认知里,要理解这种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承认自己会受它的影响。
(2)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自己。即我们要强制自己跳出自我,用旁观者的眼光去看“我”,通过回溯,分析自己失败的交易案例。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其中难以看清,只有跳出自我,才能看到这些问题
后视偏差
(1)活在当下,只有当下发生的才是有意义的。不为历史发生的事情后悔,更不要为尚未发生的事情担忧,只有当下的事实,才是决策的依据。
(2)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完全按体系操作,买点来了就买入,卖点(包括止损和止盈)来了就卖出。
(3)不要为下跌或上涨找逻辑、找借口。市场永远是对的,存在即合理。
(4)养成记录的好习惯。记录下自己决策时的想法,事后回溯分析交易时,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
锚定效应和自我实现
很多好的交易机会,都产生在这些锚定价附近,如一些关键点、买卖点,都在此处形成。要学会利用锚定效应寻找关键点,而不是被锚定效应利用。只在关键点附近交易。
瓦伦达效应
(1)不过度关注盈利目标,甚至不设盈利目标,而是专注于每一笔交易;
(2)一笔交易一旦买入,要忘记成本,不要打开账户查看盈亏,而是关注这笔交易的止损点和止盈点,一旦触发,就立即执行
(3)始终切记,交易的目标不是盈利,而是执行计划和规则,当你专注执行交易计划和规则时,自然就盈利了
有限注意力效应
(1)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体系的作用就是从无序的市场中筛选出自己理解的、符合认知的机会,并且只做体系内的机会,放弃不属于自己的机会。 (2)严格执行交易体系,即“等待买入信号→进场一等待卖出信号一出场”,再“等待买入信号→进场一等待卖出信号一出场”,不断重复
沉没成本效应
如果有一只个股在买入后走势不佳,更应该立足于交易本身,看它是不是仍旧符合持有的条件,符合条件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及时止损,换到新的交易机会里面。忘掉沉没成本,是一个交易者成长的必经之路
交易赢家的思维
空杯思维
空杯”,是认识市场的第一个门槛,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门槛。在交易中,当我们用“空杯思维”面对市场时,我们的心就是一个空的杯子,可以接受任何东西。如果市场给我们倒水,则心中就是水;市场给我们倒酒,则心中就是酒,而不是我们心中装着水去看市场然后看到的都是水。换句话说,当你有了“空杯心态”后,可以接受市场的各种可能性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反映和符合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思维的特点是从对象的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以及各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整体上、本质上完整地认识对象。辩证思维既不同于那种将对象看作静止的、孤立的形而学思维,也不同于那种把思维形式看作既成的、确定的形式逻辑思维。辩证思维以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这是一种非常适合交易的思维模式,因为交易里没有确定性可言,根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通过辩证思维看待交易,就会发现,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交易策略也从来没有所谓“确定性”的盈利机会。很多问题单纯从表面上很难找到答案,或者说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概率思维
优秀的交易者根据概率方式,把交易定义为概率游戏。他们对任何交易结果的情感反应,是一致的,即无论盈亏,都是一笔平常的交易。建立了“概率思维”,就具备了开放的心态,会坦然接受“市场中存在所有可能性”的事实,从而更加真实地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跟随思维
(1)不预设立场,只客观地跟随市场事实,即只有市场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是你自己的期望,才是你的操作依据。 (2)不主观预测市场(或板块、个股)走势,上不猜顶,下不言底,只根据相应的板块、个股的量价行为去衡量供需格局的力量,让自己站在有利的一方。 (3)赚钱不需要知道也无法知道“未来会怎么走”,只跟随趋势,顺势而为。 (4)看见信号立即行动,没有信号不要猜测,更不要自己创造信号。信号是市场自己走出来的,无论是买还是卖,都让市场告诉你结果,而不是自己的情绪
右侧思维
‘左侧思维”就是在还没有看到趋势确立或者逆转时,提前进入交易,可能是通过估值计算已经进入低估区间,也可能是凭自己的感觉,认为下跌了已经足够“便宜”。而“右侧思维”恰恰相反,是已经看到趋势确立或者逆转完成,再进入交易。“左侧思维”是预测思维,“右侧思维”是跟随思维。不要总想在左侧抄底,想买在最低点,而要耐心等待市场自己证明了“最低点”是正确的,再进入交易,这要比单纯地靠“左侧思维”交易成功率高很多,还减少了巨大的时间成本
主线思维
池子(在注册制下的新股超发)不断扩大,资金量不足的情况下,齐涨齐跌的传统性牛市或熊市,越来越难以出现,加之机构持仓时间变短,以及主线的虹吸效应,结构性的主线行情成为常态。识别和跟随主线,我们要找到如下特征: (1)在弱势环境中,个股或板块能率先创出新高。 (2)向上的趋势保持良好,创出新高且有持续性,一般会在短期内不断向上。如果有-个阶段不创新高了,就要确认趋势是不是还能保持,或有没有新的主线出来代替了它。 (3)在市场强势,很多板块都能创新高的时候,找出最强的那个板块,它才是这次行情的主线
强势和弱势思维
强势思维,是跟随思维,是右侧思维,因为“强”是你能看到的事实,你尊重了事实利用价格发现机制,选择已经被市场证明了的股(已经涨起来了);而弱势思维,是预测思维,是左侧思维,当前它走得比较弱,甚至落后于大盘,你之所以选择弱势股,是因为你主观“预测”它会上涨,会后来居上。强势思维,总是能选到被市场验证的强势股也更容易抓到大牛股,尤其是面对当前市场生态变化的情况,强势思维更容易踏准方向:而弱势思维,总是去选择那些不被市场认可的股,经常会因为一些股所谓的“涨多了”而错过一些牛股,也经常踏错方向,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上涨趋势不言顶,下跌趋势不言底,涨跌一般都会过头,强势思维就很容易把握住上涨的阶段,而弱势思维很容易抄底吃套。强势思维造就强者,弱势思维造就弱者
试错思维
“交易是失败者的游戏”。在“失败者的游戏”中,交易者是从一个试错的立场开始交易的,直到这笔交易被证明是正确的以前,交易者始终认为自己是错的。在这个思维式下,我们的交易将是一次又一次地试错。我们用小的试错成本(在市场不能证明我们是正确的之前,因为止损产生的亏损),去捕捉一波大的盈利。交易者必须学会如何去输,那些每次都输很少钱的交易者,才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善输,才能赢
复利思维
不要被某一个阶段性的高收益所迷惑,而要明白两个基本的前提 (1)长期创造高收益的核心是复利。 (2)长期实现复利增长的核心是控制回撤。 如何有效地控制回撤呢? (1)及时止损,就避免了大的回撤。 (2)只在关键点交易(耐心等待正确的买点),就降低了止损率。 (3)不贪多,不吃“鱼尾”,敢于在高潮时退出
交易体系的底层思维
思维模式具象化
一个完善的交易体系,至少要解决四个具体问题,这四个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1)买什么。“买什么”是选择交易方向和具体标的的过程,涉及的思维模式有空杯思维、跟随思维、主线思维和强势思维。 (2)何时买。“何时买”是在确定了交易方向和标的后,选择具体交易时机的过程涉及的思维模式有右侧思维、周期思维和击球区思维。 (3)买多少。“买多少”事实上是一种机会和风险的平衡,买太少无法实现很好的盈利,而买太多则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敞口,涉及的思维模式有试错思维和复利思维。 (4)何时卖。“何时卖”是一笔交易最终要面临的问题,所有的买入,最终都是为了卖出,涉及的思维模式有鱼漂思维、知止思维和第一时间思维等。
贯穿始终的思维模式是辩证思维和概率思维,这两个思维模式渗透在交易的方方面面,当我们能够带着辩证思维和概率思维看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交易里很多问题,唯有在辩证思维和概率思维下,才能理解和坦然接受。 与此同时,你要克服的偏见包括思维定式、线性思维、证实性偏见、后视偏差、锚定效应、有限注意力效应、沉没成本效应、随机收益效应、近因效应和自我归因等,这些问题会时不时地出来干扰你的想法,影响你的交易
交易体系构建系统性思维
(1)一个充满矛盾和互斥条件的体系是没有办法执行的,系统性思维是构建交易策略的核心思维,会让你站在更高一层去思考体系中各个条件的自治关系; (2)无论选择什么体系或策略,入口和出口要一致,不能存在逻辑漏洞(比如做趋势投资还想买在最低点,跌破了趋势去考虑估值等); (3)在没有找到一个稳定的赚钱方法前,不要多策略并行,因为不同的方法中,有些条件是矛盾的,最好是先坚持一个方法,熟练运用后再尝试其他方法,而不是在方法之间左右摇摆。对大多数交易者来说,一条路“走到黑”是最好的选择: (4)任何方法或体系,都是赚特定区间的钱,都有其存活的空间,也都有不应期,系统性思维决定了我们不仅要看到策略的优势,也要坦然接受策略的成本,否则在困难时期,会导致你自我怀疑,从而没办法坚持体系。 (5)既然体系帮助交易者对市场进行了分类和过滤,选择一种体系,就意味着要放弃另外的体系,即放弃一些体系外的赚钱机会,这时要坦然接受,因为你不可能赚到所有的钱。
系统性思维就像是交易者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交易策略的全貌,让自己看得更清楚。很多人陷入细节无法自拔,导致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想的事情和做的事情是相互抵触的,单独拿出来看仿佛是对的,但放在起却出现相互矛盾的结果,唯有跳出来思考,站得更高,才能看明白,才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系统性思维,是实现交易体系自洽的最底层思维